温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户部三年没给太子发工资,裕王塞给严世藩一千两,严家:这事好办

网络整理 2019-05-02 最新信息

看有意思,有内涵的历史分析;这里是

—————“廖十四化生”

在看这个标题时大家是不是一脸惊讶,作为臣子的严家居然还敢得罪王爷!还想不想活了?其实啊,明朝王爷的权力是很小的,在明朝初期,朱棣还没有“靖难”时,部分镇守边疆的王爷还是很有权力的,可在朱棣这哥们造反成功,登基为皇帝后,便认识到了王爷带兵对朝廷和皇权的威胁,于是便极度的消弱了王爷的权力。

户部三年没给太子发工资,裕王塞给严世藩一千两,严家:这事好办

这时大家就要问了,王爷好歹是皇帝的儿子,怎么能容忍严嵩这么欺负自己的儿子呢?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嘉靖皇帝没时间啊!他是一个极度“好学”的皇帝,你别看老人家一把年纪了可特别喜欢修道,整天忙得热火朝天;他这天天“学习”也没时间处理朝政,干脆全部让严嵩接手了。所以我们的严大佬才能这么霸道。

嘉靖在位的时候,因为一个道士的言论,认为自己封太子是养一个小龙,是和自己抢成仙的修为和道行的,所以一直没有立太子。于是,当时最有可能的景王和裕王便开始了博弈,无奈二人过于平庸也因为大明对于王爷的限制太多,所以嘉靖年间争夺太子的博弈没有发生流血。

户部三年没给太子发工资,裕王塞给严世藩一千两,严家:这事好办

两人谁都扳不倒谁就只能等着对方谁先嗝屁,于是耗着耗着,景王嗝屁了,裕王成为了最接近皇位的人。熬死了竞争对手,裕王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就在这时一个人让裕王心里堵得慌,那就是嘉靖年间掌权15个春秋的权臣严嵩。因为嘉靖老头一心忙着修道也没有时间过问朝廷,正巧这时严嵩又拍着胸脯说:“老板,你去修道吧,这里我看着,你放心!”.于是嘉靖就真的让严嵩放手去干了,沉迷修仙的嘉靖就这么去忙活自己的“夕阳事业”去了,对朝廷的事也不关心,就连自己亲身儿子被严家扣了三年的工资都不知道。

委屈巴巴的裕王又不敢去打搅一心修仙问道的老爸,无奈之下塞给了严世藩一千两白银,才将这三年没有发的工资补齐。这时大伙可能不知道了,严嵩为什么敢得罪裕王呢?原因有很多,第一个便是这个老小子在有了权力后膨胀了,第二个便是害怕以后裕王的继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想出这个办法试一试他,如果这小子的反应很是激烈,到时候再将他弄下台,另捧其他王爷。

户部三年没给太子发工资,裕王塞给严世藩一千两,严家:这事好办

可是裕王人家再平庸,身边有张居正、徐阶和高拱这么多的人才保障着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为了自己的位置,和将来的继承大统,裕王忍了。

严嵩的跋扈也不仅仅是这一件事,有一次严世藩问裕王的讲官高拱:“听说裕王殿下对于我家大人有些不愿意,是怎样一回事呀?”高拱一听便知道当中厉害,立马回到:“殿下常说首辅才算得上是社稷之臣,请问不愿意的话是从哪里来的呀?”要知道明朝最厉害的便是暗语政治,有时一句话便能决定生死,一句话便能知晓前程。当年朱棣的一句“解缙在焉?”锦衣卫指挥使便会意将解缙带出诏狱冻死了。

户部三年没给太子发工资,裕王塞给严世藩一千两,严家:这事好办

正是高拱机智的回答保全了裕王的地位,也为后来裕王的登基奠定了基础。在裕王还没有称为穆宗时,裕王手下的讲官特别是张居正、徐阶和高拱都快忍严嵩忍成忍者神龟了;但这些忍耐是对的,不论是严嵩的霸道和严世藩的蛮横都是值得的,如果他们不懂得忍耐,不懂得收敛,到后来大明王朝的首辅之位也轮不到他们,如果他们不懂得忍耐,张居正、徐阶和高拱很可能在嘉靖还没去世的时候便被驱逐出朝廷,贬为庶民,一辈子和政治扯不上关系了。尽管对手很可恨,但是他们忍住了,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明白忍耐的力量,都明白这个时候都不是出手的机会。

最后,可怜的是严嵩还没有等到嘉靖去世便被他在平日觉得没有威胁的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之流扳倒并除去,裕王也在最后顺利的登上了皇帝的位置。

户部三年没给太子发工资,裕王塞给严世藩一千两,严家:这事好办

其实严嵩克扣裕王钱财的做法是错误的,随着嘉靖皇帝手段的曝光,大家都明白嘉靖皇帝对待深宫之外的事是心知肚明的,而不论是明朝皇帝还是其他朝代的皇帝最忌讳的便是外臣干预皇家废立太子之事,严嵩若真的想要干预裕王登基,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例如在清朝时和珅知道乾隆的退位有关自己权力的变动,于是和珅便在嘉庆的继承上处处使绊,和珅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因为年迈的乾隆始终有退位的一天,而年轻的自己呢?还要经历嘉庆朝,自己这么整嘉庆,嘉庆能放过自己吗?后来的事大家都清楚了,嘉庆一登基便把和珅给处死和抄家了,民间戏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当中的真相和原委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户部三年没给太子发工资,裕王塞给严世藩一千两,严家:这事好办

严嵩也是如此,嘉靖只是故意放手让他去做,朝中的事却一清二楚,严嵩却自作聪明的以为嘉靖是真的不管事,于是不管他是谁自己都敢整一整,这下好了吧?最后还不是踩到了雷?

所以,在古代很多大臣都明白功成身退和功高盖主的利害,可每个人最终却都因为对于权柄的留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早已忘了那些前车之鉴,到最后自己也便成为了那些前车之鉴了。

本文作者:廖十四化生(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621432152286874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严世蕃   严嵩   明世宗   明朝   徐阶   和珅   张居正   嘉庆帝   高拱   历史   乾隆   解缙   明成祖   春秋战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