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三国大将魏延之死:一半是内斗冤杀,一半是咎由自取

网络整理 2019-05-15 最新信息

三国鼎立,争霸天下,涌现出一大批乱世豪杰群雄并起。品读三国历史,总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魏延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此人性格鲜明,智勇双全,一生大部分时间跟随刘备、诸葛亮献征战沙场,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但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死五丈原后,却因“谋反”罪落得个众叛亲离、被手下大将马岱率兵斩杀的结局,每次读到这里,都有一种如梗在喉的感觉,令人惋惜唏嘘。

三国大将魏延之死:一半是内斗冤杀,一半是咎由自取

魏延

魏延之死,虽然被蜀汉朝廷定为“谋反”,但千百年来,后世对于魏延之死原因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奇冤,有人认为是谋反,有人认为是诸葛亮设计,有人认为是杨仪陷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小编认为,从当时的处境看,魏延并无谋反之意,诸葛亮也没有置其于死地的充足理由。他的含冤而死,一半源自小人陷害,一半源自他的性格特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从诸葛亮这头说起。诸葛亮虽然和魏延一向性格不合,对魏延的一些建议也多不采纳,但他深知魏延的性格和能力,所以他对对魏延,是采取了“不用其计用其人”的策略,也还算是比较重用。诸葛亮北伐,魏延多次“督前部”,“为先锋”。特别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魏延也是“二把手”,诸葛亮临终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部署死后退兵事宜时,“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撤兵时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指挥,军队就自行后撤。

三国大将魏延之死:一半是内斗冤杀,一半是咎由自取

三国地图

这个安排,虽然不理解诸葛亮为何要背着魏延这个“二把手”,但看得出,他对魏延还是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和宽容。毕竟,在战场上,撤兵时负责断后的人员,既要有足够的作战能力,又要受到信任。如果他料到魏延有谋反之意,会让他在后面吗?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对魏延不放心,想除掉他,作为最高统帅,以诸葛亮的智谋,死前就会想办法去实施。所以,说魏延之死是诸葛亮提前设计好的,缺乏说服力。

再说“小人”陷害。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清楚,这个“小人”指的是杨仪。魏延与诸葛亮只是性格不合,导致战略战术上的不同,魏延虽然也对诸葛亮不采纳他的建议屡有怨言,但对诸葛亮的安排还是尽心尽力服从。但与杨仪之间就不止是性格不合了。

三国大将魏延之死:一半是内斗冤杀,一半是咎由自取

杨仪

史书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善待士兵,勇猛过人,但性情高傲,脾气不好,周围的人都避而远之。而唯独杨仪不吃魏延这一套,杨仪性格狭隘,不能容人,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坐在一起就吵,势同水火,有好几次魏延吵得上火,竟拿着刀在杨仪面前比划,吓得杨仪直哭,每次都是费祎为他们调和,可见二人矛盾多深。

对魏延和杨仪的矛盾,诸葛亮生前也无可奈何,“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一个勇猛,一个有才干,都是可用之才,只能尽量调解和稀泥。就连孙权都对二人的矛盾有所耳闻,曾对出使东吴的费祎说过“如果以后没了诸葛亮,魏延和杨仪这两个家伙肯定会出事。”

三国大将魏延之死:一半是内斗冤杀,一半是咎由自取

诸葛亮五丈原死前,任命杨仪统领军队,无疑给了杨仪报复魏延的机会。而魏延本来就和杨仪势同水火,再加上自恃功高权重,又是北伐的“二把手”,听说自己要受杨仪领导,让自己断后撤退,心有不甘,所以,冲动之下,率兵截住了后撤队伍,焚烧栈道,和杨仪干了起来,被杨仪以谋反罪名上奏朝廷,派马岱追杀斩首。

魏延被斩首后,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人头说:“庸奴!复能作恶不!”并诛杀魏延三族,其假公济私之报复心态显露无疑。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宋末元初著名政治家郝经也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最后说说魏延的性格。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魏延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自己的性格特点。蜀汉内部本来就派系分明。刘备、诸葛亮在世时,因为他们巨大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这些积聚的矛盾并没有爆发。魏延作为一个降将,虽然倍受刘备极为信任重视,但毕竟在蜀汉根基较浅,特别是他的性格孤傲,“当时皆避下之”,人际关系太差。

三国大将魏延之死:一半是内斗冤杀,一半是咎由自取

刘备

和他矛盾最大的杨仪,又是诸葛亮最信任的人,在当时诸葛亮全权委政于杨仪时,杨仪成了朝廷的代言人,违反杨仪的命令,还和杨仪对着干,给你安上顶谋反的帽子,岂不明正言顺?所以,当双方一齐上奏朝廷说对方谋反的时候,后主刘禅去询问董允、蒋琬等人,几乎所有的人“咸保仪疑延”,都为杨仪作保,而怀疑魏延。双方干起来的时候,魏延手下的将士也觉得是魏延不对而选择离他而去。

所以,魏延的悲剧,除了杨仪挟私报复陷害,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己的性格缺陷,导致咎由自取,实在令人惋惜。

当然,魏延之死做为一个有名的历史事件,史学家们都有争议,小编作为吃瓜群众,也只是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孰是孰非,欢迎读者朋友留下自己的看法。

(参考史料:《三国志》《三国演义》《魏略》)

本文作者:宦官趣闻(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83489128362855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魏延   三国   杨仪   诸葛亮   三国演义   三国志   刘备   历史   蒋琬   姜维   费祎   刘禅   马岱   孙权   董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