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造登乐游原 李商隐福桑梓美名扬

网络整理 2017-02-11 本地信息
(原标题:造福桑梓美名扬)

(阜阳市颍州区富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阜阳颍州区程集镇张寨村,提起刘强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他出身贫苦,勤奋好学,顽强拼搏,创业致富,造福桑梓的事迹令人钦佩,有口皆碑。家境贫寒,吃苦耐劳不言悔

刘强出生于阜阳颍州区张寨村,由于地处偏僻,家境贫寒,1989年夏,只上完初中二年级的他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年轻时我就一心想着到外闯荡,初二时就跟着亲戚去了江苏。”刘强说,由于当时年龄太小,重活干不动,老板给的工资只够生活费,住在低矮阴暗潮湿的工棚里。不久,就爬上一辆绿皮车,站了20多小时,来到广州“闯天下”。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人生以来最难捱的日子。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整天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像逃犯一样,一边躲避治安检查人员,一边到处“觅食”,“那时在外面打工,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经朋友介绍,砖瓦厂的装卸工、建筑队的泥瓦匠、起早贪黑贩运青菜的活都干过,吃了不少苦,受过不少罪,每月只图30多元的收入就很满足了。后来又听说新疆工作好找,工资较高,刘强从纷繁喧嚣的东南沿海来到大西北,依旧干着繁重劳累的工作。

谈起这段经历,刘强的眼睛开始红润起来:“从农村跑到大城市,见了世面,也开阔了眼界,不怨政府不怨人,我也永远不后悔。多年的漂泊和打拚,历经的苦难和痛苦,其是我人生的最大财富。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大学,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回乡创业,科学养殖奔富路

刘强说:“父母给我起名叫刘强,就是希望我自强,给父母争光,给后人造福,给家乡带来富强。”1997年,刘强看到当地饲养生猪的原料资源丰富,就从程集农村信用社借款3000元,开始了他的养猪生涯。几年下来有了点积蓄,尝到了养猪的甜头。由于对生猪的疾病防治缺乏必要的防控技能,又缺乏管理经验,场区异味难闻,发展不快。2005年春,刘强北上河北学习养猪先进技术。回来后,由3户村民联保,又从信用社借款3万元,购买了种猪,采用活菌分解猪粪便的方式养猪,达到了零排放、无污染的环保型饲养环境,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建成了生态环保养猪场。

2008年春,刘强从信用社贷款20万元,租赁了15亩地,开始扩大生猪养殖,建起了占地16700平米的“阜阳市大胜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经阜阳市畜牧局推荐,采用了中国农科院北京绿达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健康养猪技术,由该公司帮助设计建造了四栋总面积2500平米的发酵床圈舍。其中一栋母猪舍,一栋保育舍,两栋育肥舍。经过三年的养殖实践证明,采用绿达源生态健康养猪技术实现了零排放、低投入、高效益的环保型养殖模式,多次受到省、市畜牧局的表彰,被阜阳市环保局评为“市级生态户”,市畜牧局指定的“零排放、零污染”示范养殖场,被阜阳市畜牧局和财政局联合评定为“阜阳市标准化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基地”。从刘强办公室的监视录像里,我们看到成群的猪在棕色的软泥地上或躺或跪或站,好不悠闲。刘强指着棕色软泥说:“这是发酵床,生态养殖方式的核心所在。”发酵床由秸秆、稻壳、麦麸皮、泥和菌种混合组成,会自动发酵。猪的粪便直接排在发酵床上,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就能转化为有机肥,猪舍不要冲洗,也不会产生任何臭气和氨味。干净,只是发酵床带来的一项直接效益;间接的、后续的效益还有很多。首先,节省了冲洗猪圈的人力物力。目前,大胜养猪场四栋猪舍里养殖了千余头猪,只有两名饲养员和一名技术员,就完全胜任了饲养和保健业务。刘强说:“发酵床既软又能抑制病原体入侵,母猪不会烂蹄子,仔猪很少拉肚子。发酵完全的猪舍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打针投药,既提高了效益,也让饲养员省了不少心。”

据程集镇农业技术员刘斌介绍,发酵床上的温度比较恒定,环境也舒适,猪在上面的活动量更大,因而肉质更好。老板娘的解释则更生动:“我们的猪热天睡水泥地,冷天睡发酵床,生活条件好,长得也好!运用发酵床,可以把猪粪转变为有机肥,真正变废为宝。”

精心管理,科学饲养,整栏猪膘肥体壮,他们所养的生猪不仅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且还远销苏州、温州、合肥、南京、上海、中山等地。

刘强致富不忘广大村民,发家想着父老乡亲。为带动群众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刘强以“公司+专业合作社+现代化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与500多户社员联合,成立了阜阳市颍州区富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了集养殖、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贸易格局,滚动式发展,集约化经营,为养殖户提供仔猪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是颍州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家专业养猪企业,带动周边几个乡镇近万户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多次举办培训班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几年来,刘强通过召开动物防疫会、举办养猪培训班,宣讲科学养殖、生态养殖的意义,仅2012年就举办42期,培训4000人次。同时,他还把“发酵床养猪技术”汇编成册,把“养猪技术规程”制作成日历表免费发放给村民,让群众知道什么时候防疫,什么时候用什么饲料。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和动物防疫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建立科技书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了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养猪知识和其他科技知识,刘强在养殖场办起了农民科技书屋,自费购买了资料柜、光盘及科学种植、养殖、优生优育等书籍。在农民科技书屋里,村民们通过读书、交流、讨论,进一步懂得了热爱祖国、辛勤劳动、团结互助是美德是光荣,危害祖国、背离人民、好逸恶劳、损人利己是耻辱,培养了村民崇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质。

大胜养殖公司现有职工35人,其中技术人员5名,行管人员2人,公司采用“三化一型”(规范化、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型)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被阜阳市畜牧局指定为“零排放、零污染”示范养殖基地。公司于2009年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刘强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也收获了一系列的荣誉:2009年被评为“颍州区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和“阜阳市生态养殖户先进个人”,2011年被安徽省农委评为“省级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被阜阳市环保局评为“市级生态户”,多次被区、镇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现任安徽省农技协联合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协会会员。兴集活市,富庶一方留美名

刘强的家乡张寨村,五十多年前叫油坊店集,1954年的一场大水将集市彻底冲垮了,当时所有在集市居住的乡亲都伤心而退,有的人外出漂泊终老未回。刘强说:“张寨是一个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加强村,恢复张寨集是广大群众朝思暮想的心愿,这既是民心、民意,投资一方热土,造福子孙后代,是我多年以来的愿望,为了张寨集早日复兴,我作为张寨村的一员责无旁贷,日夜奔忙,从制定方案到筹集资金,熬过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

刘强组织成立了“张寨村兴集筹委会”,报经上级部门批准后,为了活跃集市贸易,研究确定将2007年腊月初七庙会作为“兴集日”,恢复三个古庙会:每年正月25日庙会、腊月初七庙会、八月初七庙会。

每一项都是从群众利益出发,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2007年腊月初七那天,举行了隆重的开集仪式,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刘强代表“兴集筹委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自掏腰包,印制饭票,凡到集上经商的,每天中午都可领取一张饭票,中午大家欢天喜地地在一起吃饭,交流经商经验,介绍行情,互通有无,张寨的集市贸易很快兴盛起来。现在张寨集上的房子比2007年增值十倍,有200多户经商户陆续开业,大家过上了红红火火的生活。刘强带头兴集,造福一方百姓,受到广泛赞誉,2015年,他被评为阜阳市首届“慈善之星”。建言献策,全力维护群众利益

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这是刘强先生的真实写照。他高票当选为颍州区人大代表后,就一直在思考怎样更好的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不辜负群众对自己的厚望。他看到集市贸易红火,不少经商户每天存钱不方便,就根据群众要求,写了一个“关于在张寨集开办银行营业所”的议案,很快得到颍淮农商银行的支持,在集上开办了农商行张寨自助营业所,广大经商户拍手称快。

刘强根据中央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精神,全力帮助规划、实施张寨集的新农村建设,目前正在分步实施。新农村建设完成后,张寨集将实现亮化、绿化、美化、现代化的目标,成为颍州区西部农村的一个闪光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强的父母都已接近八十岁,身体依然很硬朗。刘强说:“我努力为大家办事,就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优良的家风我要弘扬光大,传承下去,只有人人尽力,人人去做,才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我每天工作再忙,都要回家看看父母,和他们叙叙话。”刘强多次资助当地的贫困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使他们完成学业。龙年新春佳节到来前夕,程集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刘强一起到程集镇敬老院,看望慰问生活在那里的老人,为老人们送去了棉袄、棉裤、棉被、猪肉等慰问品,并送上新年的祝福。慰问过程中,刘强与老人们促膝交谈,并为老人穿上新衣,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中生活幸福、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脸上都绽放出温馨的笑容。

每当谈到刘强助人为乐的事迹,他总是谦逊地笑着说:“这都是些小事,我在集上办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定要帮助乡亲们把这些小事办好,俗话说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金杯银杯不如村民口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能为父老乡亲办点实事,能赢得他们的信赖,是我毕生的追求”。杨新

(原标题:造福桑梓美名扬)

Tags:老人   提高   集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