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襄阳80后小cf体验黄鱼伙返乡创业:“感觉心还是在家里”

网络整理 2017-06-09 同城信息

原标题:“80后”返乡人的归来故事

5月正值烟叶移栽季。保康县歇马镇简槽村村民大多是五六点就起来忙碌,一直到天黑才回家。

记者近日在简槽村田间地头看到,有不少青年汉子在劳作。走访后得知,他们大多是“80后”,几乎都有在外打工的经历,而如今却选择了归来。

33岁的周孝伟去年底结束了14年的打工生活,回到简槽村种烟叶。“在外10多年,感觉心还是在家里。”

对土生土长的地方,乡愁挥之不去。刘涛走出大山时还是17岁的小伙子,12年间辗转深圳、东莞、温州、义乌、六安等多地打工。他说,2015年回家后,感觉人精神多了,干活儿也有劲儿了。

除了乡愁,返乡人的归来更多是现实的考量。

周孝伟2003年技校毕业后就在东风汽车公司襄阳基地当装配工,虽说挣的工资能保得住一家人基本开销,但也所剩无几。按他的话说,年纪越大,越感觉自己没啥优势。

刘涛也有这样的感受:“现在招工要求越来越高,都想要年轻的,好管理、好培训。”

近年来,家乡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让简槽村外出打工的人们逐渐归来。

简槽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种植烟叶,2016年全村种植烟叶2000多亩,纯收入已达800多万元,成为全市烟叶种植第一大村。

回到家乡的第一年,刘涛种了10多亩烟叶,收入7万多元。他说,在外和在家同样挣7万元,在外是开销5万元、攒2万元;在家是花2万元、攒5万元。“在外地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家里只要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收入就比较稳定。”29岁的薛远沛2012年返乡,种了十几亩烟叶。初中毕业后,薛远沛曾在深圳、惠州、武汉、昆山等多地打工。“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其间还被劳务公司耍过。”薛远沛回忆道。“靠山吃山,老辈人给我们留下最大的资源就是这山、这地。我们可得珍惜好、利用好。”周孝伟回家后,把之前租出去的田都收了回来,种了22亩烟叶。

如今,“80后”们大多成了家。“十六七岁的时候想出去闯闯,当‘月光族’,挣了钱就花,能养活自己就行。但成家后,明显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薛远沛说,父母体弱多病,孩子渐大,家庭责任感越来越强。

许多返乡人觉得回家乡发展虽然并不比在外打工轻松,但在家“自在些”。刘涛说,回家种烟叶也很辛苦,但晚上可以跟家人、村民在一块儿唠嗑,觉得不孤独了。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产业发展有了政策补贴……

简槽村去年年底全村脱贫销号,薛远沛一家通过易地搬迁住进了新家,周孝伟买了新车。

返乡人利用家乡产业大发展的时机,从事养殖业、种植业,不仅自己脱贫致富,也在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据了解,保康全县已有33名返乡创业成功人士主动担任名誉村主任,无偿提供资金350多万元,帮助争取资金800多万元,协助解决民生事项569件,他们已经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

(责编 段琳)

腾讯新闻APP新上线武汉、宜昌、襄阳3个地市页卡,想获取最快、最全的当地新闻吗?快点关注吧!关注方法:

Tags:襄阳80后小伙返乡创业:“感觉心还是在家里”   创业   返乡   家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