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武平“元初客家皇帝的新装欢”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网络整理 2017-02-14 本地信息
(原标题:武平“元初客家欢”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台海网2月14日讯据闽西新闻网报道,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中宣部负责同志就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当人们追寻逝去的年味,当人们感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当人们期待民间曲艺迎来新的春天,当人们思考文化旅游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一种全新的、成功的“打开方式”在这里找到——

初春时节,一台独具客家风情的武平“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在梁野山景区成功举办。这台乡村春晚演出当天,仅“今日头条”直播视频就吸引了海内外1亿多人观看,更有数不清的微信朋友圈点赞、转发,一夜之间将武平刷成网红。

见证了“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台前的风光,我们更想了解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元宵节前夕,我们前往采访这台乡村春晚的“幕后人物”,寻找一些答案以及更多的启示。

在老百姓的舞台,做最盛大的演出

为什么一台在线全球直播的乡村春晚会落户武平?

武平县文体广新局局长、活动总协调之一舒健告诉我们,“基础很关键,文化场馆场地设施和民间文艺团体是这类群众文化活动的支撑。”到文化系统履职以来,舒健和同事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快客家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利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文化品牌。”

源于这种思考,武平县文体广新局2016年上半年就策划在全县开展“农家欢、村村乐”乡村春晚活动,出台了系列激励机制调动各村和民间文艺社团参与积极性,以示范社团为龙头,指导各村群众挖掘客家传统文化举办自编、自导、自演的草根晚会,并准备春节期间从各村精选一批优秀节目进行全县汇演。

两个契机推动了计划中的武平乡村春晚走向更大的舞台。一是2016年11月初,武平县与浙江丽水、温州及安徽池州、河南郑州等4个地市级文化部门发起成立“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其间得知文化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与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将选取10台各具特色的乡村春晚,通过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向“一带一路”21个国家进行全球直播。经争取,当月底,武平被列入10个直播点之一。二是2017年1月23日,文化部向福建回复,同意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丰富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让武平这台乡村春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最是乡音解乡愁,最是乡土系乡情

为什么这台乡村春晚取名“元初客家欢”?

这些天,不管是媒体的报道,还是视频播放页面、微信朋友圈的回复,对“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都出现了“土得掉渣而年味十足”的评论。

武平县文化馆馆长邹丽玲认为,这是准确的。“并不是特别高大上的大家就喜欢,我们想的是抓住客家文化的根,引起大家的共鸣。”

接地气才有人气。看这台春晚,看到的就是“农民演、演农民”。整台乡村春晚都是草根的舞台,名气最大的是从连城邀请来的民间艺术家李明卿、黄妃媛,其他都是当地“原住民”;整台乡村春晚都是乡土乡音乡俗的展现,龙灯、狮灯、船灯、马灯、口技、山歌、汉剧、木偶……“土得掉渣”所以接地气,“年味十足”所以动人心,也正因如此,邹丽玲从“一开始心里也没底”到落幕后“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邹丽玲还是这台春晚的总导演,怀孕数月的她还没给孩子取名字,倒是“元初客家欢”的取名由她最早提出。她说,名字创意源于清康熙年间武平举人林宝树创作的客家启蒙读物《元初一》,节目编排上也把客家传统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状况搬到舞台,突出“民间、民俗、生态、质朴”的风格。

难能可贵的是有许多人和邹丽玲一样为这台春晚默默辛勤奉献,还要点赞的是这群人的品牌意识。这台春晚不仅运用了《元初一》这个客家文化品牌,舒健说:“把活动放在白天举办,除了考虑文旅融合、取景拍摄、安全等因素,我们觉得‘乡村春晚’是个文化品牌,并非一定是晚会。”

此外,武平县现已及时注册了“元初客家欢”商标。

点燃民间的热情,文化开放式传播

为什么这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从武平县委宣传部得到一组对比数据:“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在“今日头条”的直播视频超过1亿人观看;据查,2017年全国省级卫视春晚全网收视方面,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排名首日榜单第一,视频播放量才突破2.4亿。

邹丽玲还告诉我们一个对这次乡村春晚的高度评价:“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秘书长林岳豹介绍,在全国10个乡村春晚直播点中,武平‘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效果最好。”

这是一次“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近年来,武平县宣传文化部门充分认识到,随着群众对数字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文化,利用“互联网+”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启通往更大舞台的窗口。武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活动总策划之一饶辉说,活动充分发挥了各种媒体的传播优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官方媒体与社会媒体全动员,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互动交流,广泛调动了群众参与热情。去年底,武平县一方面主动争取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前来直播,另一方面,积极洽谈“今日头条+武平文化服务”的战略合作意向,拓宽传播渠道,增强这台春晚和武平文化品牌的辐射力、影响力、覆盖面。

这是一次“文化宣传+旅游推介”的探索。“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达到了“小活动、大宣传”的效果,真正做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饶辉说,“通过活动前充分做好舆论造势,活动中各级媒体直播、报道,活动后持续宣传发酵,有效借助活动提升了武平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台乡村春晚放在梁野山景区举办,活动除展现客家民俗风情外,更把武平特色美食、农产品等元素植入布景、道具及节目表演中,实现了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文化宣传和旅游推介的完美结合。

这一场乡村文化盛宴

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启示——

第一,文旅融合需要创新意识。我市将文化旅游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文旅怎样融合发展,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有许多可借鉴经验,然而,我们也要善于自主创新,挖掘本土文化亮点并宣传、推广出去,进而打造出一系列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武平这台乡村春晚的后续效应还未完全显现,而我们已了解到,春节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32.8%,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9.2%。

第二,文化与文明是连在一起的。武平县对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推动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也推动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该县2011年成为我市首个全国文明县城;2015年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乡村春晚体现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群众主体性。当前,我们创城同样需要把群众发动起来、一起创建,需要基础设施、需要示范团队、需要群众参与热情。

第三、特色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播。闽西这片土地上,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特别是我们的红色文化融合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并衍生出新时期的生态文化。在我市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之际,我们应当更多地借助媒体融合下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同时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接地气,让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具时代特征,加快打造闽西特色文化品牌。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火了,说明人们心灵深处沉睡的诗意没有丢失;“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火了,说明许多触动人心的东西就在身边、等待挖掘。

闽西有文化的富矿,我们期待找到更多正确的“打开方式”。

(原标题:武平“元初客家欢”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Tags:客家   年味   客家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