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省少代会不少提啕球封喷案都在关注留守儿童

网络整理 2017-06-07 本地信息
(原标题:省少代会不少提案都在关注留守儿童)

  台州黄岩茅畲小学留守儿童课余学围棋。  爱心人士的帮助让孩子们实现微心愿。  楠楠在家教家铺床,上小学六年级的她从一年级起就住在这里。  放学后楠楠在家教家做作业,这里住有十几个孩子。  台州黄岩茅畲小学老师为留守儿童过生日。

省第七次少代会近日闭幕,在收集的300多份提案中,不少都提到了“留守儿童”。这些提案有些来自成人代表,有些来自少先队员代表。记者发现,带来这些提案的成人或少先队员代表大多来自衢州、丽水、温州、金华等地,这些地方也往往是留守儿童的集中地,提案中的建议也因此更有实际意义和紧迫性。

建议平日多些关心和沟通,多开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建寄宿制学校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教育……

出走30小时竟是要去找爸爸

少先队员代表呼吁多关爱留守儿童

今年4月13日,兰溪市梅江镇白沙中心小学一名学生上学途中走失,次日下午4点40分左右,30小时后在杭金衢高速浦江出口近3公里处找到。

这名学生出走的原因令人心酸:原来,该学生刚从杭州转学过来,父母都在杭州务工,他与8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该学生比较内向,与家人缺乏沟通,在兰溪这段时间非常想念父亲,于是决定去杭州找父亲。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我省不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像这样父母均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在这些家庭中,孩子最缺少的就是陪伴和关爱,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问题孩子的出现,如何改变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任重而道远。

在此次少代会上,兰溪市墩头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倪慧烨带来的提案就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作为学校大队部的文娱委员,倪慧烨呼吁更多在外务工的家长给予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关心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温州苍南,也有着不少留守儿童。“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工,我们应该更多地给这类同学关爱和帮助,通过各类校园德育活动让他们在校园不会有陌生感和温暖缺失感,还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等定期让他们和父母交流,更好地拉近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少先队员费世灿通过平日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单一

建议多开展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

衢州常山育才小学的曾可意则带来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建议》,“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单一,希望建立留守儿童代管中心,让他们在中心完成家庭作业或收看儿童电视节目等;成立农村儿童书屋,让他们在那儿集中看书学习;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带领大家开展公益活动;组建儿童体育活动中心,让他们开展有益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

别看是小朋友的提案,由于他们是从身边同学的切实需要提出的,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其实,类似的行动各地已在实践。

“这几年,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开朗外向了很多。”苍南县矾山二小三年级班主任郑婷婷告诉记者,这几年,该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课外文化活动,以及编织、剪纸、矾塑、舞蹈、书法、跆拳道等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孩子真正快乐起来。

刚刚过去的“六一”,该校三年级留守学生蔡诗涵还当上了学校“六一”活动的主持人。蔡诗涵告诉记者,虽然很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但如果要因此离开矾山她是不愿意的,“学校里有很多好玩的社团,在这里我也有很多好朋友。”

郑婷婷介绍,这几年该校更加重视老师的作用,定期开展班主任例会、周前会、主题班会课等,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学校还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到今年为止,40多位老师都拿到了心理健康C证。”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

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教育

在我省不少地区,很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因为不放心孩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或怕爷爷奶奶无法照顾孩子的学习,而选择让孩子寄宿在学校或家教家里。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住在家教家里了,妹妹上学以后也和我一起住在家教家。”台州黄岩茅畲小学六年级留守学生楠楠就非常典型。

“我们学校对面的民房开了十几个家教班,少一点的一家带十几个孩子,最多的带30多个孩子,这些家教有些是退休教师。”茅畲小学副校长徐华霖告诉记者,这样的现象在当地十分普遍。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寄宿在家教家中的孩子很不开心,有些极度抵触,甚至出现过出走的情况;有些即使可以适应,可几年下来也无法对寄宿的家产生任何感情,有心事也选择憋在心里不说。

与寄宿在家教家里情形不同,在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因为地理位置关系,不少留守儿童选择寄宿在学校。“每周一到周五住在学校,周末回自己家里住。”长坑小学校长刘勇武告诉记者,该校自1982年开始就建立了寄宿制度,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此次少代会上,刘勇武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提交了《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他建议:积极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职能部门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所需经费,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像我们学校,都是在校老师负责寄宿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照料孩子们的起居生活,至于心理上的问题很难去解决。”因此,刘勇武建议为寄宿制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给留守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和疏导,通过教师、学校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乏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建立留守侨童温暖关怀机制

“一对一”关怀让孩子找到情感寄托

丽水市青田县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属侨眷中0-14岁的儿童约2.3万人,并以每年近千名的速度增长。

侨童留守也被称为“洋留守”,出现这种现象多半是因为家庭环境、教育需求导致,出国务工或经商的父母暂时还没有能力或条件将他们带出国。这些留守的侨童相比其他孩子在物质上较为富足,但心灵上却缺失了太多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

在去年的采访中,记者吃惊地发现,有些孩子长到十几岁了却没有见过父母一面,更不记得父母长什么样子;也有不少孩子被父母送回国后,一别就是很多年。

“他们有的孤僻内向,有的浮躁叛逆,有的充满怨恨,在与人相处中经常表现出自卑和敏感,甚至会产生无端的敌对和冲突,更严重者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都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侨童们的成长和进步。”青田县温溪镇第一小学大队辅导员苏立炜表示。

因此,他在少代会上带来了《建立留守侨童温暖关怀机制》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议建立一套完整的留守侨童档案体系,确定“一对一”的关怀体制,具体落实到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关爱侨童的联动机制。

(原标题:省少代会不少提案都在关注留守儿童)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