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京郊山区竟有着明遗民的山寨,而且直到民国才知道大清已完?

网络整理 2019-06-30 最新信息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讲的是在野三坡白云深处有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这里的百姓是大明朝的遗民,他们在亡天下之后归隐山林,成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直到民国十八年,才被世人所知……

这个近代版本的《桃花源记》引起了历史研究者产生兴趣。毕竟从崇祯甲申到如今,中国经历了数次洪荒之变,能在一个据京师不远的地方发现一个古风俨然的社区,对于每天只能对着故纸堆做书虫的人来说无异于找到了阿里巴巴的魔咒。

不过,虽然野三坡遗民村落的传说越传越广,但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彼此之间也十分矛盾,综合起来说,这个传说基本上分成了三个版本,按时间排序可以分为:

1.北伐版;

2.抗日战争前期版;

3.抗日战争后期版。

北伐版最简单,是说的北伐之后,一个学生在山中迷路,为一古衣冠老者所救,于是至一村落——之后就是《桃花源记》的内容了。

抗日战争前期版讲的是一九三八年二月,八路军独立一师第三团开辟平西至野三坡,发现当地有村民不知道大清朝已经灭亡,有的还志于反清复明。而这里地方上的事务皆由民众推举“老人官”负责主持,衣着为大明旧制。

最后的这个,也就是抗日战争后期的这个版本,最详细,也最有权威性,因为这个事件是被聂荣臻元帅写入《回忆录》中的:

“有些很偏僻的深山地区,山沟里只有几户人家,那里的群众同外界接触很少,高达千仞的山峦,使他们和外界隔绝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象房山、宛平和涞水、涞源交界的“野三坡”,那一溜几十个村子,一直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长时间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到民国十八年(1929AD)才知道清朝已经灭亡了。“野三坡”的群众说:'就是燕王扫北的时候,也没有到过我们这儿。'他们推举三位老人管理这一地区的事情,老人去世一位再替补一位。这里的男人不剃头,女人不裹脚,清朝的统治始终没有能进入这一地区。象这种什么外人也没有进去过的地方,我们都深入进去了。又如易县的杨家台,旧政权时代,几十年间都没有行政管理人员去过,老百姓没见过当兵的,不知道军队是个什么样子。这些偏僻的山沟,要不要去做发动群众的工作?有的同志听到传闻,说那里民性强悍,不敢进去开展工作。我当时提出过一个要求:'要把每一条山沟的工作做好”。因为,山沟里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要开展游击战争,要进行反“扫荡”斗争,每一条山沟,都是我们的回旋之地,没有群众的支持,不用说别的,进山出山都十分困难。我们进去以后,经过深入细致的发动群众工作,老百姓对我们很好。“野三坡”和杨家台那些地方,都成了我们可靠的根据地。反“扫荡”的时候,我带军区机关钻进那些深山沟,老百姓很热情,他们说:'我们也是中国人呀!以前哪朝哪代的政府都不把我们当人看,只有八路军来了,才有了做人的资格。'

对照一下三个版本,可以发现最后一版本,也就是聂帅《回忆录》中写的最详尽,也最真实。这个版本中甚至可以说真实到了没有一丁点儿浪漫。比如村民并非“义不帝秦”的大明遗民,因为当地百姓从明初就开始生活在这里,并且自豪的认为“燕王扫北”时都不曾来此。至于到了民国十八年始知清亡则是一个郢书燕说式的误会——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农村,百姓们普遍的不认为北洋政府和大清朝廷有什么区别,不要说大多数百姓依旧留着大辫子,就算是一些重要的场合,如红白事,纪念仍旧是用宣统年号,不用民国纪年。在很多百姓眼中清廷的灭亡是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清帝蒙尘奔蓟之后事情。民国十八年距离北京政变虽然已有五年,但是对于生活在万山深处的农民猎户来说,消息闭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比如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苏格兰牧民还曾经向杜莎夫人打听过“法兰西共和国首席执政官拿破仑波拿巴”的情况,而此时早已黄袍加身过的拿破仑大帝已经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客死与穷海荒岛之上……至于所谓当地百姓有的搞反清复明或仍旧穿着大明衣冠也不是奇怪之事——晚清京郊山区一直是天理教的活动中心。

京郊山区竟有着明遗民的山寨,而且直到民国才知道大清已完?

很多资料坐实这个明遗民村是九龙镇北桥边村,但当地百姓对此毫无印象。

京郊山区竟有着明遗民的山寨,而且直到民国才知道大清已完?

民国后期华北农村的几位老大爷。

结合一下野三坡本地的乡土传说,这里的真相就更加一目了然。据当地百姓的传说:明初,野三坡的山民曾受明成祖的恩诏“免除丁粮”。——大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夜封十王,将四太子封到了幽州北平府,是为燕王。有一次,少年燕王奉命扫北,来到此地,看到树上有只小松鼠正抱吃松果,后腿盘坐,前爪抱着松果,那样子像是作揖施礼,又似抱拳打拱。童心未泯的燕王十分高兴,认为:“此地虽然偏远,但百姓善良有德,就连小松鼠都日沐淳风,知道参拜寡人!”后来燕王夺取天下,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永乐大帝。永乐大帝不忘旧情,传旨:“三坡忠义良民从此蠲免皇粮”。因而,对于三坡,地方州,县俱不敢管辖,而逐渐形成“自由散地”。而所谓的“野”三坡,就是乃指“官府管辖之外的地域”的意思。那么,谁来辖理三坡呢?三坡百姓自有三坡的独特办法。民众自发推举一首领,称为“老人官”。所谓的“老人官”不一定是年老者,而是家道殷实且有办事能力而又具威望者的长者。所以根据这个传说,三坡“实开民选之先例,独树自治之先声”,似世外桃源之境地,俨然东方的圣马力诺共和国。

但是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历史上野三坡绝非化外之地,因为北京房山的拒马河是条相对平坦河谷,顺着河谷过了十渡就是河北涞水野三坡,沿途村村相望,自古以来根本就不闭塞。而“老人官”也不是新鲜事物。明末清初,天下大乱,三坡地区不断被兵匪骚扰,当地百姓感到不依靠官府便难以活下去,遂推举老人代表到涞水县衙自请纳粮。但涞水县衙认为三坡地面山水重重,也未必就是属于涞水一县,所以拒绝收纳。之后百姓又相继投房山、良乡两县纳粮,也被以同样理由婉拒。无奈之下当地百姓越境房山投奔涿州,涿州以旧属允纳,施以代管。故有“涿州代管野三坡”之说,也就是说,三坡实际上是涿州的一块“飞地”。而“老人官”统理坡内一切事物,诸如催缴田赋、集聚坡人共同防救。三坡各村设有催头。村里称“头儿”,为全村之长。“老人”和“催头”均三年一任,其实就是编户齐民社会中常见的三老、亭长、乡约、里正、保甲。由于上述这些原因,而正是因为所属不明,三坡也就被“卡夫卡式”拒绝于科举这座“城堡”之外——实际上当地村民获取“功名”的权利已经被剥夺。到此,三坡百姓沦为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编氓,实际上已经不算是帝国的公民。于是就只好给自己加上一个“野”字。

由此可见“野三坡”之所以“野”,实质上是无可奈何的一种自嘲。更因山高峰险,地僻人稀,历朝历代都很难在这里实行有效管理,也就是聂帅回忆录中所说的“以前哪朝哪代的政府都不把我们当人看”。所以数百年来三坡内从未设有官方行政机构,但是“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想要国家政令不行于野三坡则是不可能的。

京郊山区竟有着明遗民的山寨,而且直到民国才知道大清已完?

在没有经过大规模文化变革的国家,穿着传统服装的人随处可见。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王安石语),逃离编户齐民的秦制社会、建立“但有父子无君臣”的理想之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理想。黄宗羲曾说清初屈就于不肯剃发易服这一荒唐保证的人要么跑路到海外的“小中华”国家避难,要么投奔西南的土司采邑;遁入山林、闭关屋内,往往免不了被人告变。不过有一家人倒是成功了,据说有家姓徐的人不肯剃发,携族内十多个人,带上牛羊鸡犬,菜谷种子,一切耕种生活用具,攀爬上雁荡山人迹罕至的绝顶,建造了几座屋子,完成后随即闭塞来路,与人断绝。过去了三十多年,山下亲戚也不知道他们消息,生死未卜······而历史上成功的世外桃源虽然有着“小国寡民”的道家面目,但实现路径却这能是儒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东汉末年儒家士君子或豪强构建、保护了千百万百姓的坞堡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另一个距离今天北京不远、由汉末儒生田畴建立的“无终山都邑”也许才是真正世外桃源的典范。

田畴生于乱世,身为儒生的他并没有忘记对“修身齐家”的实践。《三国志·魏书》记载,田畴为避免乱世:

“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

一开始只是田畴带着族人避世于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由于田畴的声明远扬,附近的乡亲们纷纷赶来投奔——“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从此形成了一个自由的城寨:“无终山都邑”。而被选举为首领的田畴则依据传统的道德礼教:

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

在“千里无鸡鸣”乱世之中守护着一方小小的净土,直到曙光的到来。

京郊山区竟有着明遗民的山寨,而且直到民国才知道大清已完?

韩国安东市

京郊山区竟有着明遗民的山寨,而且直到民国才知道大清已完?

这里被视为当今的“世外桃源”,然而这座城市的保存与发展也是依靠这地方乡贤的努力。

本文作者:陳大舍(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89986192195635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野三坡   我在宫里做厨师   桃花源记   抗日战争   明成祖   拿破仑·波拿巴   农村   明朝   朱元璋   宣统   施礼   聂荣臻   涞源   冯玉祥   涞水   根据地   松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