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网络整理 2019-06-21 最新信息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长城是农耕民族保护自己不受牧民侵扰的唯一屏障,之所以建长城,是因为农耕民族相比于牧民,有着武力上的绝对劣势,一旦牧民越过了长城,战斗就会变成一边倒的屠杀。因此为了生存,农耕民族不得不筑起长城保护自己。

但是,实际上,只要仔细研读一下关于长城的历史,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实属无稽之谈。长城真正的作用不是用来阻挡游牧民族,而是为了更快的预警敌人的到来,以让长城内的百姓做好准备,降低损失,为主力部队的到来赢得时间。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长城究竟能不能阻挡游牧民族?先让我们看看长城的长度,就今日遗留的明长城来看,长城的总长达到了8851.8千米。这么长的地方如果要处处把守,需要的士兵数量十分庞大。显然,就算是再庞大的军队,一旦分摊到如此长的防线,每一处的防守也必然会十分薄弱。

游牧民族只要集中兵力攻取任意一点,都可以轻松突破。就以大修长城的明朝为例,虽然明长城的质量与长度都为历代长城之最,但是蒙古人依然可以随意越过长城,南下进犯中原。无论是也先、伯颜帖木儿,还是嘉靖年间的俺答,都从未因长城而停止进军的脚步。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再比如后来明朝末年明朝(虽然建州女真属于渔猎民族,但皇太极的军队已经以骑兵为主)与后金的战争。因为关宁防线固若金汤,皇太极每次都不得不从蒙古绕道,从长城南下入军,而长城的守军则往往做不出像样的抵抗。皇太极由此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京师,杀袁崇焕一个措手不及。

为什么关宁防线能轻易挡住后金,而拥有百万驻军的长城却不行,原因就在于防线的长度。

关宁防线虽然人少,但是防线很短,因此10万人马可以聚集在关键的几处,确保防线的每一处都有充分的人手武备进行防卫,而长城因为防线过长,以至于处处薄弱,一攻就破,毕竟就算是再高再厚的墙,没有足够的人驻守,也是白搭。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看到这里,有人也许会反驳,虽然长城在很多时候无法阻挡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在野战,农耕民族更加不是游牧民族的对手,因此,建起长城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最开始修建长城的是秦朝,那么秦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绩是怎样的?

这个时候蒙恬刚刚率领部队击败了匈奴人,正如过秦论所讲的“胡人不敢南下以牧马,士不敢弯弓以抱怨”。可见秦军的实力根本就不惧怕匈奴,相反还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秦国造长城显然不是因为惧怕匈奴才建的墙。

再比如后来的汉唐,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压制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他们却依然不断的修缮长城,可见修不修长城跟能不能在野战中击败游牧民族一点关系都没有。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那么长城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很简单,我们看一看今日川普建墙的理由立即就明白了,川普为什么建墙,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为了防止墨西哥人的偷渡,减轻南部巡逻队的压力,能让非法移民及时得到遣返。

看明白了吧,是为了更快的遣返移民,因为南部巡逻队人手有限,不可能面面兼顾,很多人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私自偷渡到了美国,而建了墙则可以及时预警,一旦难民上了墙,警报就会响起,这样巡逻队就能迅速定位,将其遣返。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白左教授登上墙说阻挡不了难民时,川普说他不懂的原因。如果建墙是因为打不过,那难道美国还打不过墨西哥吗?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秦朝建墙的目的大致也是如此,要知道游牧民族的骑兵往往机动力较强,流窜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那时候通信不便,往往人家抢完了准备打道回府,军队这边才刚知道消息,往往在主力大军赶来之前,牧民们就已经逃之夭夭。

而长城的建立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如果去过长城的朋友就会发现,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烽火台,这个就是用来预警的工具。

长城虽然挡不住敌人,但可以及时预警,让关内的军队尽早得知消息,尽快来驰援。明朝的例子也是如此,长城虽然挡不住皇太极,但却可以尽快做出预警,通知关内的军队来源,皇太极几次虽然抢劫成功,但却未能攻下京城就因为此,因为关内来援的大批军队不允许他这样干。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长城的作用,是为了尽量降低游牧民族南下带来的损失,而绝不是因为打不过。这就像以前的大户往往修墙来防治小偷,并不是大户豢养的家丁打不过小偷,实在是防不胜防,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在西方,像中国这样建长城的还有罗马帝国,与中国一样,罗马帝国疆域广阔,也面对着大批的蛮族,因此罗马也建了长城来防御他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德良长城。

罗马人建起这道长城以防御北边的皮克特人,但是与中国长城一样,皮克特人也经常找到城墙的空子,轻松到了内地,但是由于长城的预警,罗马军团总能及时赶到,将其歼灭,哈德良长城起到的就是向主力军团预警的作用。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再比如后面3-5世纪罗马为了阻挡蛮族入侵而设的莱茵河、多瑙河防线,更是根据这一原理而建,只不过长城变成了依照两条河而建的防御工事。

罗马人将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弱的边防军安排在两河防线,他们的任务不是歼灭敌人,而是尽快发出预警,通知内地的野战军团,除此之外,边防军会尽力袭击蛮族的后勤队伍,并解决一些落单的敌军,来为大部队的赶到赢得时间,这种在边境上不抵抗,而将敌人拖住以为大部队赢得时间的战术叫做纵深防御。

因为面对大批,不间断的蛮族入侵,在边境阻挡他们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将其限制在一定区域,为主力赢得时间将其聚歼显然是个好办法。中国长城的原理,大抵也是如此。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百姓,那为什么还要修建?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真正的保护墙后的居民,长城的作用,更多是充当警报器的作用,使得墙内的居民和军队能尽早察觉到敌人的入侵,因而及时的做出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长城,远不是像电影《长城》所描述的那样,是保护墙内居民的唯一屏障,真正打败游牧民族的,不是又高又厚的城墙,而是那一个个可以在野战中与之一决雌雄的血性男儿。

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是依靠着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在草原上拒敌于千里之外,在野战中用绝对的实力消灭敌人。

反观后来的宋朝与明朝,将所有的资源用于修建城墙,而不是组建一支精锐的职业军队,因此,就只能在野战中被动挨打,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无论是范仲淹对西夏的筑城战术,还是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总的来说,都是一种因为军队实力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消极战略,而这种消极的战略,往往会拖垮王朝的经济,将王朝一点点的拉入深渊。

躲在城墙后面,将警报器当成护身符,终究不是什么好办法。

本文作者:历史边缘(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57328008429619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皇太极   秦朝   明朝   匈奴   我在宫里做厨师   罗马   农业   俺答汗   帖木儿   也先   蒙古   袁崇焕   蒙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